|
建房地基基礎怎么選擇?常見的基礎形式有哪些? 說到農村自建地基基礎,一般有為磚基礎、獨立基礎、條形基礎、井格基礎、筏板基礎、箱形基礎、樁基礎這幾種,它們都有各自的特性,不同情況下適用的基礎也是不一致的,我們今天就來看看這幾種基礎的特性,與之分別適合在什么情況選用吧! 一般在農村里建房,大家都會采用3種基礎: ①條形基礎、②樁基礎、③獨立基礎 條形基礎 條形基礎是最為常見的一種,造價低,施工快,抗震效果不錯,所以農村里都比較喜歡使用。一般分為墻下條形基礎、柱下條形基礎。 它是先在地面上布滿鋼筋后澆灌水泥,再澆灌地梁,使整個房子的基礎形成一個整體結構面,如同一個大盒子放在地面上。
樁基礎 樁基礎也是一種常用的深基礎形式,它由基樁和連接于樁頂的承臺共同組成。有高承臺樁基和低承臺樁基,像建房這種建筑樁基一般就是低承臺基礎。 樁基礎承載力高,沉降小,能夠提高建筑物的長期安全使用系數,但是這樣費工費料,造價成本高,農村人一般都會考慮一下。
獨立基礎 選用框架結構或單層排架結構承重建造時,基礎采用圓柱形和多邊形等形式的獨立式基礎為多,這類基礎就稱為獨立式基礎,也稱單獨基礎。。 獨立基礎分三種:階形基礎、坡形基礎、杯形基礎。如果建的房子是框架結構,建議用獨立基礎會更劃得來。
農村自建房其它地基基礎井格基礎: 井格基礎是將基礎沿縱橫兩個方向擴展連接起來,做成十字交叉的基礎形式。它的整體性好,承載能力更強,但造價卻不高,在農村自建房中使用越來越多。是一種頗具性價比的基礎形式。
筏板基礎: 筏板基礎也稱筏式基礎或滿堂基礎,如果地基特別弱而上部結構荷載又很大,即使做成井格基礎,其承載力仍不能滿足設計要求時,可將整個建筑物的下部做成一整塊鋼筋混凝土板即平板式筏式基礎。日本及歐美別墅立地環境不好時常采用此基礎。它能避開基礎局部軟弱部位,均分所有的房屋荷載,但造價頗高,性價比較低。像南方常出現的稻田、泥地等地質情況可以考慮此基礎。
注意事項農村自建房一般都是1-4層,層數越多的話相對應房子越重,基礎的豎向荷載越大,加上風力和地震自然災害帶來的影響,基礎不夠深的話,建筑物墻體開裂甚至有倒塌的危險。 很多地區農村都是聯排房,一家挨著一家。建筑物緊鄰會產生不均勻沉降,有可能使建筑物開裂或傾斜。所以,自建房的基礎埋深不宜超過鄰居家基礎的底面,相鄰兩家地基高度差一般不大于兩家水平地基距離的1/2。 你會選了么? |